本文目录导读:
教学目标
1、知识与技能目标:使学生掌握口腔修复工艺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。
2、过程与方法目标:通过实验、实训、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,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、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。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:培养学生热爱口腔医学事业,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,关注患者的口腔健康需求。
教学重点与难点
1、教学重点:口腔修复工艺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。
2、教学难点: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,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。
1、第一部分:口腔修复工艺的基本概念
(1)口腔修复工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。
(2)口腔修复工艺的分类。
(3)口腔修复工艺的应用领域。
2、第二部分:口腔修复材料的种类及特点
(1)金属材料:如金属烤瓷牙、金属铸造牙等。
(2)陶瓷材料:如全瓷牙、瓷贴面等。
(3)复合材料:如树脂复合材料、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。
(4)其他材料:如生物陶瓷、纳米复合材料等。
3、第三部分:口腔修复工艺的基本步骤与操作技巧
(1)印模制作:包括石膏印模、藻酸盐印模、聚酯膜印模等。
(2)义齿加工:包括车削、磨削、抛光等。
(3)义齿试戴与调整:包括局部试戴、全口试戴、咬合平衡调整等。
(4)固定与修复:包括胶粘固、螺丝固、环氧树脂固等。
4、第四部分:口腔修复工艺的临床应用实例分析
(1)牙齿缺损修复:如龋齿、牙髓坏死、牙折等。
(2)牙齿美容修复:如烤瓷牙、瓷贴面、全瓷冠等。
(3)牙齿功能性修复:如假牙、义齿等。
5、第五部分:口腔修复工艺的伦理与职业素养教育
(1)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,关注患者的口腔健康需求。
(2)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,提高临床操作水平。
教学方法与手段
1、采用讲授法、示范法、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,使学生全面掌握口腔修复工艺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。
2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,如PPT、视频等,辅助教学,提高教学效果。
3、通过实验、实训、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,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、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。
教学评价与反馈
1、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,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、指导和督促。
2、通过课堂提问、作业检查等方式,了解学生对口腔修复工艺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。
3、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,确保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