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导读:
口腔修复工艺基础知识点汇总表格
口腔修复的基本概念
1、口腔修复:是指通过一定的医学技术,对因牙齿、牙周组织损伤、龋齿、牙髓炎等原因导致的牙齿缺损、缺失、松动、移位等进行修复,恢复其正常功能和美观形态的一种治疗方法。
2、口腔修复材料:是指用于口腔修复的各种材料的统称,包括金属、陶瓷、树脂、玻璃离子等。
3、口腔修复器械:是指在口腔修复过程中,用于完成各种操作的工具,如牙科钻、牙科刀片、牙科粘接剂等。
4、口腔修复技术:是指在口腔修复过程中,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,采用相应的修复方法和技术,使修复后的牙齿恢复正常功能和美观形态的一种技术。
口腔修复的基本流程
1、初诊:患者就诊,医生对患者的口腔情况进行全面检查,了解患者的病史、过敏史等,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。
2、诊断:医生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,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修复治疗,以及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器械。
3、设计: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和修复要求,医生制定详细的修复设计方案,包括修复部位、修复方式、修复材料等。
4、制作:根据设计方案,医生使用相应的修复器械和材料,制作出符合要求的修复体。
5、复诊:患者在约定的时间复诊,医生检查修复体的质量和效果,如有需要进行调整。
6、固定:将修复体与邻牙或基牙固定在一起,确保修复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7、随访:患者在术后定期就诊,医生对修复体进行随访观察,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持久效果。
口腔修复常用材料
1、金属材料:如银汞合金、金合金等,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磨性,但颜色明显,不适用于前牙修复。
2、陶瓷材料:如氧化铝陶瓷、生物陶等,具有较好的透明度和美观性,适用于前牙和后牙的修复。
3、树脂材料:如复合树脂、玻璃离子等,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和可塑性,适用于前牙和小面积的修复。
4、全瓷材料:如全瓷冠、全瓷桥等,具有较好的透明度和美观性,适用于前牙和后牙的修复。
口腔修复常用器械
1、牙科钻:用于去除牙齿上的部分组织,为其他器械提供通道。
2、牙科刀片:用于切割牙齿组织、修整牙形等。
3、牙科粘接剂:用于将修复体与邻牙或基牙粘接在一起。
4、牙科印模材料:用于制作牙齿模型,以便医生根据模型设计修复方案。
5、牙科扫描仪:用于获取患者口腔的三维信息,为设计修复方案提供依据。
口腔修复技术的分类
1、直接修复:直接在患牙上进行修复,无需制作模型,常见的直接修复技术有充填术、贴面术等。
2、间接修复:通过制作模型,再根据模型制作修复体,常见的间接修复技术有冠桥术、义齿术等。
3、全口重建:针对多颗牙齿缺失或严重损坏的患者,采用全口义齿或种植牙等方式进行重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