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夕,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(小月廿九)的晚上。意思是这个晚上,月穷岁尽,人们都要除旧布新。
旧俗除夕之夜,在敬祭天地祖先后,全家团聚吃年夜饭,称为合家欢、团年饭。这一天,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,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过年吃团圆饭。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,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,留一副碗筷,表示与他团聚。
春节期间的饮食一般都喜欢取吉利的用语。比如苏杭一带,年夜饭里蛋饺是不可少的,它象征金银元宝,同时还有道菜是肉炒笋丝,叫做丝丝齐齐,蕴含事事遂意,样样齐备之意。此外,还要上一盘胖头鱼,但只吃中段留头尾部,这叫有头有尾,寓意做事善始善终,一年到头,家事盛旺。不少地方在吃年饭的时候还搭配些副食品,也是要想讨个吉利的口彩。吃枣(春来早),吃柿饼(事如意),吃杏仁(幸福来),吃豆腐(全家福),吃三鲜菜(三阳开泰),吃长生果(长生不老)等。
除夕夜吃饺子,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传统风俗。除夕夜的团圆饭是饺子,熬夜守岁时的活动是包饺子,到了午夜12点时,更要吃上一顿饺子,寓意更岁交子。饺子作为一种食物,早在南北朝时已经有了,而作为辞旧迎新的食品是始于明代,盛于清代。各地饺子的制馅、吃法和寓意也不尽相同。饺子中,有的馅里放糖,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;有的馅里放花生(称长生果),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;有一只饺子中放一枚制钱,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。有的地方喜欢把面条和饺子同煮,叫做金丝穿元宝。北方人除夕包饺弄破,也只能说挣了,忌讳说烂字和破字。
江南人家吃年夜饭,桌上四冷盆、四热炒,一暧锅。年夜饭餐桌上必备一碗炒青菜或蹋菜,青翠碧绿,名为长庚菜;有的还备上落苏(茄子)菜。落苏菜以风干茄子和其他蔬果烹成,吃年夜饭时大家动筷第一口先要品尝的就是这个菜。因吴音落与乐谐音。除夕夜,江苏各茧袭衬豢豢一蔽画品,即用漏孔小蒲包内装石灰粉,在粮囤周围以及户外四周地面上,打印出密密的石灰印子(元宝形或矢戟形),以示财产首先是粮食得到安全保护。
除夕一夜连两年,吃过年夜饭,一家人围坐在炉边桌旁,剥橘子,吃花生,叫做守岁。最后儿童向长辈辞岁,长辈给儿童发压岁钱。有些地方做长辈的在除夕深夜把橘子、荔枝等果品置于小孩睡了的床头枕畔,名为压岁果,好让小孩年初一早晨醒时,获得新春的欢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