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朝班固的《汉武帝内传》中,记西王母下人间见汉武帝,其中记西王母告诉武帝,说神药上有连珠云酱、玉律金酱,还有无灵之酱。于是就有制酱法是西王母传与人间的说法。这自然是传说。另有说法,说酱是周公所创。周公就是叔旦,周武王的弟弟,曾助武王灭商。但《周礼》中已有百酱’之说,酱的制作发明,应该在周之前。
酱刚开始并非作为调料,而是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而诞生的。按张岱《夜航船》中对饮食创造历史的回顾:有巢氏教民食果,燧人氏始钻术取火,作醴酪,神农始教民食谷,加于烧石之上而食。黄帝始具五谷种。神农的儿子开始种庄稼,教民食蔬菜瓜果。燧人氏作肉脯,黄帝作炙肉,成汤作醢。(醢就是最早的肉酱。成汤是商开国之君,成汤灭夏桑而立商。)禹作鲞(鲞:鱼干),吴寿梦作酢(酢:腌鱼、糟鱼、吴寿梦即春秋时吴王)。神农诸侯夙沙氏煮盐,嫘姐作[酉意](酉意:梅浆,梅与盐一起,是当时重要的调味品。嫘女,又称嫘姐,传说乃黄帝元妃),神农作油,殷果作醯(醯:醋,殷果,不知是殷代哪一位帝王,以词义解,果为终,或许是殷代的最后一位帝王),周公作酱。
从《周礼》中看,当时的酱品已有一百多种。《周礼·天官·食医》:食医(掌天子膳食调和剂量)掌和王之六食、六饮、六膳、百羞、百酱,八珍之齐。而在《礼记》中,提出五味、六和。六和指的是春多酸,夏多苦,秋多辛,冬多咸,调以滑、甘,说明当时已非常注意调味。《礼记·内则》中记:吃牛肉、羊肉、猪肉都要用醢拌着吃,吃鱼脍,则用芥酱蘸着吃等等。从《周礼》到《礼记》的记载中看,酱的作用出现了很大的变化,从主要的配食品变成了很具体的调味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