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/ 分类-学食疗养生 / 正文

佛教的饮水文化

在饮食中最受佛家重视的是饮水,水在佛家眼中有三种:经过过滤并即时饮用的称时水;虽经过滤但被储存饮用的称非时水;洗手或洗器物而不饮用的水称为触用水。佛家戒律认为,未经过滤的水中有虫,喝带虫的水是犯戒。在佛教经典中就有赶路的僧人宁可在水井旁渴死,也不饮有虫之水的故事。所以云游四方的僧人,都要随身配带一个滤水囊,以便过滤饮用水就是这个原因。

佛家对水质的重视,连带对茶水的品茗也非常讲究。一般的寺庙都建在名山胜川,适宜于茶树的生长,饮茶有利于清心明目,坐禅提神,受到修行人的偏好。僧侣对茶树的培育、采摘和炒制有丰富的经验,因此在寺庙周围往往有著名的茶园。在饮茶史上被尊为茶圣的陆羽,从小就受到寺院采茶、煮茶的熏陶,精通茶道,才写成《茶经》一书,把中国的茶艺发展到一个新高峰。

对于僧侣的饮酒在中国更是一项大忌,不论是出家的沙弥或在家的居士都不准沾一滴酒,甚至也不准拿酒具请别人喝酒。

相关文章

免责声明: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(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/文章/评论/图片引用),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。若有侵权,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,可联系用户或本站,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网站地图